传统文化何去何从
此时此刻,数十亿计的人类个体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或者再扩大种群维度到不计其数的生命体来说,再拉长时间维度到数万年前,这期间所有已经消失的、正在消逝的、依然存在的生命经历完全没有重复。它们之间也许有过交集,有过相似,但从来没有过雷同。这是生命最美妙的奇迹之一。
2018年12月17日是我入职腾讯参加新人培训的日子,期间数十个新员工围坐在一起,主持人引导大家做自我介绍。很多人都会提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打羽毛球、玩游戏、旅游等等,丰富多样。当轮到我时,我说:“我喜欢阅读红楼梦,它包罗万象,百读不厌”。话音未落,周围好多人都笑出了声,我甚至听到有几个人笑声之余还意犹未尽地加了句自言自语:“读红楼梦……”。我辩识不出这话语是讥笑还是表达疑惑,同时我也不太能理解这些和我同龄甚至大我一轮的朋友为何会有这种反馈。无论如何,那一瞬间让我记忆深刻。
我想借此来写一篇文章,表述自己的观点。我想的东西很多很杂,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起,索性就从红楼梦说开去吧。
据考证,《红楼梦》大约成书于乾隆年间,那时候的社会经济繁荣,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经济最为繁盛的时期。据估算,乾隆年间中国GDP全球最高,约占世界三分之一,俨然是当时的经济巨无霸。历史总有盛衰,乾隆之后的经济状况开始走下坡路。经济的波动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化。红楼梦成书于此间并非偶然,它描述的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当时政治文化的走势一致,可以说它是一首历史的挽歌。
红楼梦中描述的主线是贾府由盛及衰的过程,乃是大厦将倾前的裂变过程。这需要作者本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无论是对时代还是文化,都有相当高的要求,这样才能支撑起一部文化巨著。天时地利人和,碰巧的是,作者曹雪芹出现了,他的学识、家族和所处的历史阶段,是红楼梦成书不可或缺的。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其中,文学文化是最不可忽视的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最为大家熟知的莫过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五四文学开始文学产生断片,导致中国文学走了很多弯路,这是后话,暂且不提。曹雪芹本身就是诗词大家,精通传统文学、社会学、饮食、服饰等。红楼梦中处处包含了儒、道、佛,在很多人物身上,都能找到多种思想的体现。曹雪芹伟大的一点在于,他不是在写好人,也不是在写坏人,他是在写人。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
儒、道、佛在中国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青年时期大家都是“儒”,积极追求功名,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遇到失败和挫折后,“道”就体现出来了,开始自我宽慰,讲求无为。中老年之后,很多人都又开始有了“佛”性。为什么我要说这些?因为这是中华文化的渊源,是真正的财富,在文学作品中能够得到记录并被体现,是多么幸运的事情。这也是红楼梦伟大的地方之一。
在这个星球上,能被传承和记录的东西屈指可数,最可贵和不可再造的东西就是文化。法国亡国那么多次,但是法国人引以为豪的还有卢浮宫。大英帝国以前败落的一塌糊涂,但他们还有莎士比亚。按理说,我们也有李白、杜甫,有西厢记和红楼梦,为啥现在很多人对此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呢?值得深思。
以前古人不知道该往哪里走的时候,就抬头看天,让未知的远方来指引自己。现代人同样的场景会打开地图软件,定位自己和目的地。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成了地图上的点,人类可以活跃的轨迹都已经被标识。互联网对万物的连接已经初具规模,在这种人为的、大规模的连接中,人和人之间的隐私会越来越少,接触会越来越紧密。人们可能会开始专注于眼前和周围,紧盯着世态喧嚣,而忘记了抬头去看看过去和远方。
感觉有太多东西想说,但是又感觉都是太杂乱的思考,说不清、道不完。总言之,文化需要传承。敬重历史、尊重文化,才是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科技可以带给人类新鲜的生活,同样,新的文化也会相应产生。但是,千万不要遗忘了传统文学,不要让文化产生断层。
我非常喜欢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生一世,如果能成其一,虽死无憾矣!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一份子,让我们一起努力吧!